概视频>人物>乔雷凯:重回具象


还记得我每次写关于抽象画作的文章的时候纠结到秃头,因为在我个人的审美之中抽象可能已经已经完成了它的第一阶段使命,就是脱离具象,用线条和色块创作出令视觉单纯欣赏的画面。抽象前所未有地抹除了画面之外的意义,使人们的视线聚焦在画面本身上,可是把观众的视线放在画面之上之后呢?你又要在画面中创造什么呢?它是否已经走到死胡同了呢?
乔雷凯大学毕业之后的几个系列都是纯粹抽象,他现在转型开始重回具象,说自己之前的作品是因为没有人生经历,只能进行一画一些纯抽象的画作,他说这样的话好像是否定了自己之前的作品。但是我得说句公道话,他的抽象作品很好看,不过他好像最近不喜欢“好看”,他觉得抽象就像中国古代文人画一样,大家回避尖锐的问题,用这种“不出错”的,被主流所认可的方式来进行绘画。

这些以布匹作为灵感的系列作品,为了限制它广泛的意义,他给画作起了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名字,如果按照我的解读的话肯定会和赫胥黎的同名作品联系在一起。那本书里描绘的世界是像线条一样井然有序,统一标准的世界,人类没有真实的情感,只有工业化笔直的线条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生产,不是生活,只是流水线上每个人按照预设走完规定的一生。这个名字起的像一个暗号一样,他的其他抽象系列作品也有着同样的隐喻,比如《黑梦》和《新秩序》。

我了解的画家中从学校出来以后画画风格从具象转入抽象的比较多,他工作室墙上有一张高中画的油画风景,他的父亲同样是画家,由此我推测他到目前应该是先具象后抽象,现在是再次准备进入具象。有一个人也走过这样一条路,他就是蒙德里安,在画了一系列三原色的抽象作品之后,又开始陆陆续续画写实的东西,一直支持抽象艺术的柏林伯格甚至认为蒙德里安的艺术水平倒退了。为什么蒙德里安要重新回归具象,为什么乔雷凯如今也要这样转型。
我见过蒙德里安的作品出现在装修的天花板上,秀场的裙子上,沙发的抱枕上,在他去世几十年后,他的作品以凝练成一个符号的形式依旧受到设计界的追捧。有点像抽象派风格的开山人物直接把路修到了死胡同口,后来者只能在他开辟出的路上徘徊。这个风格已经被他画到极致,乔雷凯的这些作品可以说他只画好了一件作品,这三个系列站在高处看就是一幅抽象作品,现在他开始画第二张作品,第二张作品可以回应抽象作品如何再现社会这一难题。对于庚子年前的中国来说可能画家还沉醉在技法上磨练自己,但是在经历了一场蝙蝠引发的魔幻现实主义之后,艺术家还要继续寄希望于抽象或者山水吗?我从个人角度认为现在写实是一件比抽象更迫切的事情。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