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视频>人物>张春华:场景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的很深
                                 ——海子

张春华绘画作品的场景让我想到这一段小诗,他所画的场景大多没有人,人在一场热闹之后就散场了,只剩下场景里遗留的痕迹。

这些场景是来自于最日常的生活,废弃的工厂窗户,喷泉水池,一段楼梯,一张桌子,无人的电影院。画面中的东西很少,东西原本的质感也被画家有意地削弱,这样的绘画处理手法让人们和生活中的真实之物产生距离感,比如窗帘和床单的布纹,当表面现象减少之后,人反而能看到现象背后的东西。


比如他在找新工作室遇到了一个废弃的工厂,里面空间很大,这种朦胧熟悉的感觉或许是和他成长的环境相关。张春华老师76年生人,少年时期赶上东北90年代的失业潮,企业停产倒闭,旧厂房、黑烟囱、这些废弃的破败场景,成为一个少年对家乡的回忆。


“空置”他场景的一大特点,另一特点就是“诗人”,比如文学的叙事性,在他无人的场景中包含着出现过的故事,散场之后的电影院,剥落的色彩,老式的电影银幕,像一个时光机把人拉回那个熙熙攘攘的场景中。他的作品有一个系列起名叫《剧照》,正是说明作品的叙事性在其中的重要性。


我说他的作品是“诗人”,还因为其中对于书籍这一物象的迷恋,在他的作品中“书”反复出现,以及乐器,还有带着乐器孤独弹奏的人。

《楼梯》我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坚实的楼梯,延展向高处,或许更高处还有可靠的未来,可是远处朦胧看不清,与墙壁浑然一体。侧边的光亮吸引了我,一束光,对于人的视觉和心灵来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人们从《理想国》的洞穴比喻就开始憧憬光,光代表的是理智的真实世界,洞穴内是肉体的虚假感知。这一束光,是神性的裂缝。






写评论...